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以下简称“交委”)日前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初版(以下简称“规划”),向公众咨询意见。

  

  滚动制定年度综合治堵方案、适度降低商业办公区停车配建标准、消除社会参与停车设施投资运营障碍、适时开展拥车者自备车位制度的技术研究的同时,推动适合企业鼓励员工居家办公……

  深圳“十三五”交通规划正在咨询意见,你关注的限牌、慢行、轨道交通等都在这里

  轨道三期160个站点同步建慢行接驳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以下简称“交委”)日前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初版(以下简称“规划”),向公众咨询意见。这份文件涉及轨道交通、公交、治堵、城市慢行等建设规划,其中关于城市治堵措施,交委提出一系列颇富创新精神的规划。

  为使规划能更好地反映广大民众和社会各方面的诉求,公众可以发表意见和建议,截止期为2016年7月15日24:00时,渠道包括官网、电邮、微博及邮箱等方式。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以下简称“交委”)日前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初版(以下简称“规划”),向公众咨询意见。

  如何治堵?鼓励社会建停车场倡导个人居家办公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其中涉及整治疏通瓶颈、平衡停车供需、完善车辆配额政策等。

  规划表示,将以“公交治堵”为核心,滚动制定年度拥堵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统筹交通拥堵治理各项工作;完善既有交通拥堵综合治理联席会议机制,系统整治拥堵路段、节点等交通瓶颈。

  停车是深圳人的热点。深圳机动车保有量超320万辆,每3辆车抢1个停车位。规划表示,以配建停车为主体、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助、路内停车为补充,采用差别化的停车供给策略,修订城市建筑物配建停车泊位标准,组织编制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并纳入法定图则,做好用地管控;优化停车配建标准,适度降低商业、办公停车配建标准,逐步取消一类区停车配建下限。

  关于停车设施发展政策方面,规划称将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降低停车设施建设运营主体和投资规模的准入标准,改革停车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消除社会参与的既有障碍。并且,规划提及“做好用地保障,中心城区功能搬迁等腾出的土地应规划一定比例预留用于停车设施建设”。

  关于停车设施运营管理方面,规划称将持续推动路内停车泊位建设,重点加强原特区外组团中心片区停车泊位建设,逐步形成与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相关联的路内停车收费标准调节机制,完善市场化停车价格形成机制。未来将“逐步明确停车产权,适时开展拥车者自备车位制度的技术研究。”

  同时,未来将建立以交通减碳为切入点的道路使用调节机制。按照规划方案,交委研究在交通拥堵严重、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重点片区设置机动车低排放区,提高准入车辆的排放标准。还研究工作日在科技园、国贸、华强北、车公庙等通勤交通需求集中片区实行高峰期社会车辆限行措施。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以下简称“交委”)日前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初版(以下简称“规划”),向公众咨询意见。

  自深圳2014年实施限牌政策后,机动车配额政策一直广受关注。深圳交委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及,将优化调整车辆额度配置计划,建立交通、环境双约束下小汽车额度目标与车辆净增长(含新增与存量注销)的互动调节机制,研究实施机动车额度分类管理;优化完善限额管理配套政策,优化改进小客车额度竞价和摇号机制,研究小客车额度有期限使用政策措施,研究利用提高收费管理异地车的政策,研究出台二手车交易周转指标管理办法。

  对于“绿色出行,自愿停驶”活动,规划称研究实行通勤交通公交出行的票价优惠政策,倡导单位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居家办公、视频电话会议、弹性工作制等措施。

  如何跨城?城轨+高速路打通1小时湾区经济圈

  深圳与周边区域交通网络完善也是关注焦点。这份“十三五”规划初稿提出,以打造粤港澳湾区战略枢纽城市为目标,围绕公铁“两道”(城际轨道、高快速路),按照“东进、西连、北拓、南优”思路拓展网络,强化粤港澳湾区中心枢纽地位。规划目标是,至2020年,基本建成以城际轨道、高快速路为骨架,衔接一体的区域快速交通体系,实现1小时可达粤港澳湾区城市中心城区和深港中心城区半小时互达。

  规划称,充分发挥深莞惠与河源、汕尾“3+2”经济圈合作机制优势,共同加快城际轨道网规划建设,促进区域发展要素向城际轨道通道集聚,进一步扩大经济腹地范围,构建以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东岸城际轨道网。

  为拓展辐射粤东地区,交委的规划拟拓展厦深铁路坪山快捷线服务范围,研究开行起至深圳北站、福田站,经坪山新区、惠州,至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快捷线可行性。加强与珠江西岸地区的联系,提前启动跨江轨道通道规划研究。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以下简称“交委”)日前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初版(以下简称“规划”),向公众咨询意见。

  规划明确,在深莞惠一体化联席会议制度下,研究深圳11号线与东莞3号线衔接、深圳6号线支线与东莞1号线衔接、深圳20号线与东莞2号线衔接、深圳10号线东延至东莞凤岗、深圳13号线与东莞3号线衔接、深圳14号线延伸至惠州南站等规划方案可行性,支撑深莞惠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另外,规划将加快推进深港西部快轨前期研究,预留与机场地面交通中心、城市轨道11号线、穗莞深城际轨道、前海枢纽等重要通道和节点的衔接空间;结合深圳湾口岸改造、莲塘口岸建设、皇岗口岸改造和河套地区开发建设,开展新的跨界轨道通道可行性研究。

  记者还看到,规划提出发挥水运交通优势和便利,升级联系珠江西岸水上客运服务。研究开通前海与中山、珠海、香港、澳门的快速直达航线,强化前海与珠江西岸城市便捷联系和辐射带动作用。

  如何慢行?建立体步行系统整合全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为了提升城市交通发展质量,交委规划提出“复兴慢行交通”,营造低碳、安全、注重体验的出行环境的目标。

  为了完善轨道交通“最后一公里”接驳,规划称将打造全天候轨道接驳慢行系统,全面优化调整轨道站点周边的慢行交通系统,与轨道三期160个站点建设同步建成站点接驳设施。结合轨道交通推进福田CBD、前海、后海、华强北、科技园南区、湖贝等高密度片区的地下步行系统建设。

  同时,也将计划建立多样化的立体步行系统。比如,规划研究广深铁路上盖平台、罗湖金三角、梅林—福田中心两片区立体步行连廊,推动商业、产业集聚区范围内的更新改造项目二层连廊规划建设,系统构建地下、地面、空中三位一体的步行空间。结合道路两侧用地开发和周边片区慢行系统整体布局,加快完善立体过街设施。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以下简称“交委”)日前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初版(以下简称“规划”),向公众咨询意见。

  规划计划,构建多点特色步行街区,推进福田中心区、蛇口—前海、深圳湾—后海、科技园南等片区的自行车专用通道试点建设。推进城市绿道系统建设,整合全市现有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而规划关于慢行的另外一部分是,营造无障碍出行环境。比如,规划提出推进道路、人行过街、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及枢纽无障碍设施建设,优先推进重点地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以示范片区改善带动,逐步建成高质量无障碍出行环境。

  关于推进交通无障碍设施建设,这份规划着墨点在于如何结合道路、人行天桥、人行地下通道、平面过街设施建设,推进道路及过街设施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此外,规划还称将对现有轨道交通站点无障碍设施进行清查,逐步完成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和验收工作,结合轨道三期工程高标准配备无障碍设施。另外规划也提及要提升重点地区无障碍交通环境。

  此外,规划还表示,要加强平安交通建设,逐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体系,从加强速度管理、提升弱势道路使用者安全、加强事故黑点及隐患点治理、完善事故应急救援及疏散体系、理顺交通安全管理机制五个方面综合采取措施,整体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南方日报记者 李荣华)

  先前报道

  2020年深港中心城区半小时互达

  

  徐庆东/制图

  原标题:2020年,深港中心城区半小时互达

  《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公开征求意见

  深圳新闻网讯 近日,市交委通过官网公布了《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向市民征求意见和建议。记者获悉,至2020年深圳基本建成以城际轨道、高快速路为骨架、衔接一体的区域快速交通体系,实现 1 小时可达粤港澳湾区城市中心城区和深港中心城区半小时互达。

  坂银通道、留仙大道拟建快速公交走廊

  记者留意到《规划》中指出,深圳将在十三五期间内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优化交通出行结构,增强公共交通竞争力。《规划》指出,深圳将推进彩田路—民治大道、留仙大道、笋岗路、科苑大道、宝安大道、坂银通道、龙岗大道、笋岗路等快速公交走廊建设,打造“两横五纵”公交专用道。还将推动现代有轨电车龙华线建设,加快月亮湾、民治、布吉等13处立体公交综合车场建设,满足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需求。

  前海或开通中山、珠海等城市快速水上航线

  深圳将在十三五期间支撑东进战略向粤东地区进行区域拓展,进一步谋划布局辐射粤东地区的城际轨道通道。提前开展深珠城际轨道前期研究,与深惠城际轨道形成贯穿东西的区域大通道。借助中虎龙城际轨道规划建设契机,研究争取新增中虎龙城际轨道深圳支线,强化龙岗、龙华、光明等北部地区与珠江西岸的区域交通联系。

  此外,前海中心的交通也成为《规划》中的一大亮点。

  公共自行车收费标准有望统一

  《规划》中特别强调了十三五期间,深圳致力于打造安全、连续、便捷、舒适的慢行交通系统。比如整合全市现有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深圳的自行车道建设标准、刷卡方式、服务标准及收费标准有望得到统一。

  记者获悉,深圳将启动广深铁路上盖平台、罗湖金三角、梅林-福田中心片区立体步行连廊建设,建设6个BD区域连廊系统。还将推进福田中心区、蛇口-前海、科技园南等片区的自行车专用通道试点建设,还将整合现有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2020年末公共自行车规模预计将达到4万辆。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以下简称“交委”)日前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初版(以下简称“规划”),向公众咨询意见。

  市民通过4种方式反馈意见

  6月14日,《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草案》”)首度曝光。7月4日,《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正式向市民公开征求意见。“7月15日24:00时之前,公众可以通过网络留言、电子邮件、信件等方式提出对深圳交通发展的建议、意见。”

  ●方式1.公众可登录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网站,在“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征求公众咨询活动”下方“意见征集”页面提交;

  ●方式2.发邮件至ghc@sztb.gov.cn;

  ●方式3.发微博@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方式4.邮寄至深圳市罗湖区爱国路惠名大厦10楼(邮编:518021),请注明:“十三五”规划课题组收。(记者谢丽雯)

  先前报道

  深圳未来五年交通建设亮点:穗莞深城际铁路通车

  (来源:深圳特区报)

  

  1 国际航线达到48条,研究建设第二机场

  未来五年将完善深圳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功能,预计到2020年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800万人次,国际航线达到48条。

  在机场建设方面,加快推进第三跑道、卫星厅等工程,启动T4航站楼前期研究。加强机场周边交通联系,协调穗莞深城际铁路、深茂铁路、沿江高速公路等重要通道的衔接,推进海滨大道、福海大道等集疏运道路项目的建设。推动空域改革,逐步实现双跑道独立运行,提高高峰小时航班容量和准点率。

  拓展国际航线是未来五年的重点,深圳将积极争取并落实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制定行业扶持政策,逐步打造符合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运营基地航空公司,鼓励基地航空公司完善国内主要的航线网络,扶持航空公司开辟国际尤其是洲际航线。

  “十三五”期间我市还将完成南头直升机场迁建,加快龙华樟坑径通用机场建设,发展珠三角“通勤飞”和“空中游览”。最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提出要研究新增服务深圳东部乃至粤东地区的新机场,并首次提出了新机场服务腹地人口约1820万,新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有望达到3600-5000万人次。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以下简称“交委”)日前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初版(以下简称“规划”),向公众咨询意见。

  

  2 “四主四辅”火车站,平盐铁路增客运功能

  未来五年我市将全力打造国家铁路枢纽城市,形成“东西贯通、南北终到、互联互通”的铁路布局。

  建成广深港高铁福田站以南段,实现深圳与香港高铁互通。推进赣深客运专线建设,实现与江西方向的高铁联系。加快深茂铁路(江门-深圳段)建设,增强深圳向西辐射能力。协调南广贵广高铁运营,增加始发至广西贵州直通列车。开展深茂铁路东延到坪山、深圳至汕尾、深圳至肇庆、深圳至长三角高铁新通道规划研究。

  优化铁路客运车站布局,在机场片区建设机场东站,扩容坪山站,改造西丽站、平湖站、深圳东站,形成“四主四辅”铁路枢纽体系。四主包括深圳坪山站、机场东站、深圳北站和深圳站,四辅包括西丽站、深圳东站、平湖站、福田站。

  我市还将提升铁路货运组织能力,改造平南铁路,平盐铁路也由单一“货运”功能提升为“货运+客运”复合功能,加强龙岗与盐田轨道交通联系。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以下简称“交委”)日前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初版(以下简称“规划”),向公众咨询意见。

  

  3 穗莞深城际铁路通车,深惠城际铁路开工

  为了加强珠三角一体化和深莞惠“3+2”都市圈发展,未来五年深圳将推动珠三角城际铁路建设,建成穗莞深城际铁路洪梅至深圳机场段,加快完成深惠城际铁路前期并开工,启动前海至东莞中心城区城际轨道、穗莞深城际铁路延伸到前海、深珠城际铁路前期研究,争取新增中虎龙城际铁路深圳支线,加快港深西部快轨前期研究,研究深圳地铁11号线与东莞地铁3号线等6个深莞惠轨道衔接项目的可行性。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以下简称“交委”)日前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初版(以下简称“规划”),向公众咨询意见。

  

  4 新建近1000公里道路,补齐次支干道短板

  未来五年我市将持续完善路网结构,到2020年全市道路通车里程将达到7500公里。五年新增高快速路176公里、主干道路192公里,强化东中西三轴上原特区内外的交通联系。配合全市15个重点片区和23个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推进道路建设,至2020年形成高快速路、主次干路、支路协调发展的路网体系,新增次干路288公里、支路329公里。

  其次是完善对外公路通道,建设国家公路主枢纽,加快推进深中通道建设,新增跨珠江公路通道,研究深珠城际公铁两用建设形式,推动深惠、深汕高速公路扩建,加快建设大外环高速公路,筹划增加联系惠阳、汕尾、汕头的东向通道。启动沿一线快速通道的前期,筹划新增联系香港的南通道。

  5 建设7条快速公交走廊13个立体公交场站

  在公交都市建设方面,未来五年深圳将完成轨道三期规划及新增线路的建设,还要推进彩田路-民治大道、留仙大道、科苑大道、宝安大道、坂银通道、龙岗大道、笋岗路等快速公交走廊建设,推动现代有轨电车龙华线、坪山线、宝安线、龙岗线建设,加快月亮湾等13处立体公交综合车场建设。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以下简称“交委”)日前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初版(以下简称“规划”),向公众咨询意见。

  

  6 部分区域或将限行,设HOV、HOT车道

  未来五年我市将持续开展交通拥堵治理,在增加供应、挖掘潜力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小汽车使用。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小汽车出行周转量不超过11%,保有量不超过300万辆。

  首先是完善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改进小汽车额度竞价摇号机制,研究并适时出台小客车额度有期限使用政策,研究利用提高收费管理异地车政策。

  其次是建立以降低碳排放为切入点的道路使用调节政策,研究工作日在科技园、国贸、华强北、车公庙等重点片区实施高峰期社会车辆限行;研究节假日东部景区、深圳湾、仙湖植物园等景区实施停车位总量控制;研究交通拥堵片区、环境保护要求高片区提高准入车辆排放标准。

  除了正向激励绿色交通出行外,我市还将开展道路使用管理政策技术储备研究,包括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政策,开展高速公路设置HOV、HOT车道的可行性研究,优先在科技园等拥堵片区试点。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以下简称“交委”)日前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初版(以下简称“规划”),向公众咨询意见。

  

  7 商业办公停车配建标准降低,收费市场化

  未来五年我市停车设施将以配建停车为主体、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助、路内停车为补充,采用差别化的停车供给策略;优化停车配建标准,适度降低商业、办公停车配建标准,逐步取消一类区停车配建下限。

  持续推动路内停车泊位建设,逐步形成与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相关联的路内收费标准调节机制。完善市场化停车价格形成机制,强化停车秩序管理和执法力度。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以下简称“交委”)日前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初版(以下简称“规划”),向公众咨询意见。

  

  8 4万辆公共自行车统一收费方式和标准

  未来五年我市还将建设高品质宜行城市,拓展慢行交通网络,改善“最后一公里”出行环境,包括打造轨道交通接驳慢行系统,建设地下和立体步行系统,打造华强北等3处精品步行商业街。

  近期推进福田中心区等片区自行车专用道试点建设,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租赁。预计到2020年全市公共自行车4万辆,统一全市自行车道建设标准、刷卡方式、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以下简称“交委”)日前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初版(以下简称“规划”),向公众咨询意见。

  

  9 设置网约车准入门槛,鼓励合乘共享汽车

  我市还将规范出租车和网约车运营监督,政府制定监管标准、监测市场运行、评估监管效果,网约车公司具体实施监管标准并承担法律责任,完善司机和车辆准入退出机制,细化司机考核培训、车辆实时监控等具体监管办法。规范各类打车软件使用的市场准入条件和市场监管规则。有效整合现有出租车调度方式,综合扬招、电调、出租车停靠站、打车软件等,提高打车效率。

  未来五年我市还将研究出台互联网或汽车等企业进入汽车共享领域的鼓励政策,为共享汽车提供优先的通行权、优惠的停车费用或适当的合乘补贴或者税费减免。鼓励共享汽车及合乘汽车,尤其鼓励多人共享汽车通勤,为共享汽车优先提供专属停车区域、优先通行的路权。